医院新闻
通知通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9-05
根据省卫健委《进一步推进全省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办好群众身边的实事,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现将全县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互认原则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二)互认范围
1. 同级公立医疗机构之间,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应互相认可。
2.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应互相认可。
3. 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对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原则上应予以认可。
(三)互认项目
互认项目包括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两大类,检查、检验结果在省定互认项目框架内,以各医疗机构公告的项目为准。
(四)互认规则
1. 参加互认的医疗机构,应统一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样式,在检查检验报告单和图像、胶片的右上方标注“HR”互认标识,(如报告单格式受限,可在相应检验项目名称前增加“★”标识,并在报告单下方作出说明:“★”标识等同于“HR”标识)。互认范围为检查检验质控组织所对应的地区(如省级质控组织对应湖北省全域,黄冈市质控组织对应黄冈市全域)。
2.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标有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其他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3. 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不得以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
4.在诊疗过程中,由诊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接受互认。对认可的外院检查检验结果应在病历中予以记录,住院患者的互认资料应在病案中予以留存。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未予互认的,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复检的目的及必要性。
5. 出现以下情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可以对相关项目进行重新检查:
(1)因病情变化,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
(2)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
(3)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如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措施前);
(4)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的;
(5)因疾病转归需连续对比观察的;
(6)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的;
(7)医学影像学检查图像质量和方法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
(8)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
英山县卫生健康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监督投诉电话:0713-7022785(县卫健局监察室) 0713-7017990(县卫健局医政药政股)
英山县卫生健康局
2024年9月5日
附件1:
英山县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目录
类别 | 项目规范中文名称 |
临床化学检验类 (41项) | 钾、钠、氯、钙、无机磷酸盐、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基转肽酶、铁、总铁结合力、镁、胆碱酯酶、脂肪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胰岛素、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CA125、CA15-3、铁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临床血液体液检验类 (13项) |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 |
临床免疫学检验类 (9项)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类 (2项) | 细菌鉴定、细菌药敏试验。 |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类 (2项) |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NA、新冠病毒RNA检测。 |
附件2:
英山县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目录
一、普通放射检查(13项)
(一)数字X成像(DR):胸部、四肢及关节、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腹部(立位、卧位、倒立位)摄片。
(二)数字化平板乳腺摄片检查(CC、MLO位)、数字化平板乳腺断层摄影检查(CC、MLO位),必要时局部加压。
(三)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四)下消化道造影检查。
二、CT检查(21项)
(一)头颅平扫
(二)副鼻窦平扫(轴位及冠状位多平面重建)
(三)鼻咽部平扫+增强
(四)颈部平扫+增强(颈部CT平扫不作为互认项目)
(五)胸部平扫(含薄层轴位像及病灶区多平面重建像)
(六)胸部平扫+增强
(七)上腹部平扫+增强(三期动态增强)
(八)中腹部平扫+增强
(九)下腹部平扫+增强
(十)头颈部CTA
(十一)冠脉CTA
(十二)动脉CTA
(十三)胸腹主CTA
(十四)左房肺静脉CTA
(十五)双肾盂输尿管膀胱CTU
(十六)颈椎间盘CT平扫
(十七)胸椎CT平扫
(十八)腰椎间盘CT平扫
(十九)下肢动脉CTA
(二十)内听道CT平扫
(二十一)四肢、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
三、MRI检查(26项)
(一)颅脑平扫(T1WI、T2WI、FLAIR)
(二)颅脑平扫+增强(T1WI、T2WI、FLAIR)
(三)垂体(平扫+动态增强)(T1WI、T2WI)/(Sag,Cor)
(四)颈部(平扫)(T1WI 、T2WI)/(Tra,Cor)
(五)颈部(平扫+增强)(T1WI、T2WI)/(Tra,sag,Cor)
(六)脊柱平扫(T1WI、T2WI)/(Tra,Sag)
(七)脊柱平扫+增强(T1WI、T2WI)/(Tra,Sag.Cor)
(八)上腹部平扫(T1WI、2W/压脂T2WI、WI)/(TraCor或Sag)
(九)上腹部(平扫+动态增强)(T1WI、T2WI/压脂T2WI、DWI/(Tra,Cor或Sag)
(十)下腹部平扫(T1WI、T2WI/压脂T2WI 、DWI)/(Tra,Cor 或 Sag)
(十一)下腹部(平扫+动态增强)(T1WI、T2WI/压脂T2WI、DWI)/(Tra,Cor或Sag)
(十二)双髋关节(T1WI、T2WI、压脂T2WI)/(Tra,Cor)
(十三)膝关节(T1WI、2WI、DWI或压脂T2WI)/(Cor,Sag、Tra(或重建的Tra)
(十四)乳腺平扫(T1WI、压脂T2WI、DWI)/(Tra、Sag或Cor)
(十五)乳腺(平扫+动态增强)(T1WI、压脂T2WI、DWI)/(Tra、Sag或Cor)
(十六)颅脑MRA
(十七)颅脑MRA(增强)
(十八)颅脑MRV
(十九)颅脑MRV(增强)
(二十)颈部MRA
(二十一)颈部MRA(增强)
(二十二)MRU
(二十三)MRCP
(二十四)内耳平扫(T1WI、T2WI)/(Tra、Cor)
(二十五)内耳水成像
(二十六)四肢及关节(平扫)(包括肘关节、踝关节、肩关节等)(T1WI、T2WI、PDWI或压脂T2WI)(Cor、Tra+Sag)